美国法律媒体Law.com 报道称,中国顶级律师事务收入继2022年螺旋式下降后,2023年收入进一步下降,今年也不例外。
去年追踪的中国律师事务所财务收益45强中超过85%的中国高收入公司收入大幅下降,今年中国45强报告,上榜的榜单中有一半以上的律所净亏损超过10%;剩下的17家律所也遭受了损失,即便收入没有下降的公司也盈利微薄。
中美之前的摩擦是影响中国涉外法律市场的主要原因。随着国际法律市场环境的恶化,中国企业很难维持以前对外投资的水平。造成许多交易停滞不前,外国企业对中国的投资也变得更加谨慎,进一步压低了跨境交易公司的收入。
北京汉坤律师事务所是国内一家知名跨境交易所,尽管其2023年报告的总收入增长了3%,但是据估计其净利润萎缩了7%。
金杜律师事务所告诉Law.com ,其去年的总收入为12亿美元,下降了1亿美元,净收入下降约7.5%至2.048亿美元。
中伦律师事务所报告的总收入也下降了5%至2500万美元。
当然并非所有公司都处于业务下滑状态。也有一些律师事务所逆势而上,实现了收入上涨。他们立足国内法律业务,同时抓住外资所退出中国形成的市场空白,实现了超越。
“中国大型律师事务所,以及与外国律师事务所密切合作的中国精品所,仍在招聘国内和国际争议、知识产权、重组和退出交易、合规和私人财富等领域的招聘”法律招聘公司SSQ驻北京的合伙人陈山说。
在45家中国律师事务所中,有15家实现了2023年总收入的增长
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的增长率最高,总收入增长了32%,净收入增长了56%。
盈科的报告显示总收入增长了7%,京师律师事务所增长了30%。
总收入增幅最高的律所是泰和泰律师事务所和天元律师事务所,均实现了近 40% 的增长,利润也分别增长了约 22% 和 37%。
这些实现总收入增长的律所主要的特点是覆盖范围广、更注重提供全方位的国内法律服务。尤其是在全国多个省份设立分支机构的律所,在排名中表现更好。
当然,并非所有以国内业务为主的公司都实现了收入上涨,有些公司总收入严重下跌,例如与2022年相比,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总收入下降57%。通力和国枫律师事务所总收入下跌了20%。
随着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持续,中国律师事务所继续面临挑战,目前尚不清楚今年是否还会继续下滑趋势。
陈先生持乐观态度,他认为 2025 年很可能是中国市场的转折点,并强调中国仍有许多宝贵的机会。“像中国这样快速发展和变化的市场最终将稳定下来,并以不同的方式再次展示其可持续性。因此,保持你的核心团队和服务能力可能与你如何保持平衡的损益同样重要”
法律市场风云变幻,普通人难以精准把握市场脉搏,唯有坚持学习,不懈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多思考,多交流,才能在不断地变化中保持前行。
本周日,海望老师团队邀请到了上海兰迪(深圳)律师事务所 执行主任、高级合伙人黄雪杉律师来进行分享。
黄律师毕业于印度Symbiosis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自2015年开始从事涉外法律投资事务,包括为多家中国500 强公司、上市公司在印度、菲律宾、印尼、越南、巴基斯坦、英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非洲、香港和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提供出海-落地-运营-退出一站式法律、财税服务。拥有超过8年涉外法律实务工作经验。
有对涉外法律业务感兴趣,想了解“一带一路”法律业务相关情况或希望与黄律师进行交流的朋友们可以扫描图片微信二维码免费报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