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17日,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举行联合国上诉法庭和争议法庭法官选举。时年44岁的中国法官张玲玲以第一高票当选联合国上诉法庭法官,她将于2026年7月1日开启为期7年的任期。
本次选举,张玲玲法官不仅是第一高票当选,也是唯一来自亚太地区的候选人,深入了解张法官的履历会发现,她也是一位完全由中国本土教育体系培养的法律人才。

01、中国本土化教育背景
1997年,她考入山东日照一中,当时她已显露出过人的组织能力与责任感,曾担任班级团支部书记、校学生会团总支书记,被老师评价为“人群中一眼就能看出的好学生”。
2000年,高考失利,她进入山东财政学院(今山东财经大学)英语专业,大学期间不仅担任班级团支书、院学生会副主席,更以“有目标有追求”的特质成为师生公认的优秀学子。她的辅导员邱老师回忆说,张玲玲“心里很有数”,对自己要求严格,是典型的自律型学霸。

2004年,在考研难度极大的年代,张玲玲从英语专业跨考成功,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硕士研究生,终于实现了高考时就想去北大的梦想。在北大求学期间,她师从著名国际法专家王慧教授。
2009年,她再攀高峰,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攻读知识产权法博士,师从中国知识产权法和国际经济法学科奠基人郭寿康教授。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在获得博士学位后,她继续在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培养的博士后工作站深造,专攻知识产权法。
此外,张玲玲法官于2012年获得了香港城市大学法学硕士学位,这为她后续处理国际法律事务奠定了基础。
02、职业成就
张玲玲在人民法院系统任职多年,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员、民三庭三级高级法官。
她参与审理了数千起各类案件,执笔起草了多部司法解释,并发表了超过60篇法学论文和专著。她在博士后期间及之后形成的学术成果,也直接反哺了司法实践。
张玲玲曾是“琼瑶诉于正案”的三位主审法官之一。该案的审理结果成为了目前影视界普及著作权法的范本,还是知识产权交易的戒尺和著作权人可借鉴的镜子。

2014年,张玲玲作为北京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的法官,与宋鱼水、冯刚共同担任“琼瑶诉于正侵害著作权案”的一审主审法官。该案因涉及影视剧《宫锁连城》对《梅花烙》核心情节的抄袭,引发了社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广泛关注。法庭判决认定涉案的21个桥段属于著作权法保护的范畴,最终判决于正等被告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赔偿500万元。这一判决不仅维护了原创者权益,更明确了文艺作品侵权判定的司法标准,成为国内知识产权领域的标杆案例。
03、结语
从山东财经大学的英语专业,到北京大学的法学硕士,再到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博士,直至国内顶尖机构的联合培养博士后,张玲玲的成长轨迹表明,在中国本土的教育土壤中,同样能够培育出具备国际视野与竞争力的高端法律人才。
张玲玲:从英专生到联合国法官,非法本走出的国际司法 “顶流”-行业资讯-海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