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毕业生找工作时一定要擦亮眼睛,别跳进Biglaw"无限带薪休假"的陷阱!
据《The American Lawyer》近期对3000多名律师进行的调查显示,在66家受访律所中,约27%已实施了“无限带薪休假(无限PTO)”,但没有一名律师对此表示满意。

上图是2021年Shearman & Sterling LLP HR 政策更新邮件,宣布取消律师原有的4周固定带薪休假,转而推行“无上限休假制度”。
邮件中称,新政策旨在提供“更高的灵活性”,并强调“员工健康与福祉是我们的首要任务”。然而,这一看似“慷慨”的政策变动,却在引发了员工质疑:
“他们声称这是为了律师的福祉,但显然是想让我们多干活、少休假。邮件里只说鼓励我们每年至少休一次一周长假。可我认识的每个律师助理,以前每年都会休好几次一周长假 —— 现在这政策明显是在暗示我们,不能再休那么多次长假了。这简直荒唐透顶,法学院学生选律所的时候可得了解清楚这种情况,真希望他们别选这家。”
类似的质疑在其他推行“无限PTO”的律所中也屡见不鲜。一位来自Mayer Brown的中层律师直言:
“在按小时计费的行业里,这就是个陷阱。每次休假都像是在自断财路。”
Fox Rothschild的律师则说:
“所谓的无限PTO,本质上就是‘没有PTO’。如果能明确规定休假天数,人们反而更能放心休假。”
Biglaw律师们对无限PTO不满,究其根源,是律师行业以“计费工时”为核心的运营模式。
律师们每年的计费工时要求通常在1700至2300小时之间,而由于并非所有工作时间都能计费,许多人每周需工作40至80小时才能达标。在这种高强度工作文化下,休假本身已成为奢侈,更遑论“无限休假”。
甚至很多律师存在“休假恐惧心理”,担心休假会对自己的晋升及其他福利产生不利影响,对此,猎头顾问指出:
“没有明确要求的地方,律师往往反而不敢休假。他们害怕超出某种‘软性上限’,进而影响升合伙的机会。”
“如果你休了五周假,而同事只休了两周,你的时长又刚好压线,他们完全可以说‘要是你像同事一样努力点呢?’—— 这就是所谓的‘无限假期’。”
更讽刺的是,许多律师在休假期间仍不得不处理工作:回复邮件、应对紧急任务、推进项目进度。休假不再是真正的“离线”,而是变成了“远程办公”。

多位律师和行业顾问指出,真正决定律师能否休假的,并非政策条文,而是律所文化。
一位Nelson Mullins的律师坦言:
“在要求高计费目标的律所里,所谓的‘无限PTO’就是误导。即便休了假,我仍得把这些小时数补回来。”
而Covington & Burling律所实行的“用完或失效”政策,这种制度 “反而能激励律师去休假”,比那些 “无限但没人用” 的政策更受欢迎。
这印证了猎头顾问Anna Sanders的观点:
“最终决定律师能否真正休假的,不是写在政策里的字,而是律所的文化。”
在Biglaw的世界里,“无限PTO”像是一张永远无法兑现的空头支票。它打着“灵活性”与“员工福祉”的旗号,实则将休假的道德责任与职业风险转嫁给了律师个人,或许正如一位律师所说:“请取消‘无限PTO’,强制每年两周假期,这样大家才能真正休息。”在高压的律师行业,有时候,“明确的底线”比“虚假的自由”更显诚意。
推荐阅读:
国内律师如何参加香港海外律师资格考试(OLQE)考试,全流程讲解
重要提醒!2026 年 2 月加州律考报名通道已启动,错过再等半年!
重磅新闻!香港高院判决恒大清盘人全面接管许家印家族550亿元资产
香港“IPO女王”高育贤律师宣布退休,37年传奇律所生涯将落幕
最新消息!加州律师考试2028年2月之前不再换题,今年2月失败考生9月1日起可临时执业
这家BigLaw率先宣布夏季奖金标准:6千至2.5万美元不等
揭秘 Biglaw 的 “钱” 规则:Cravath 标准、奖金机制及从新人律师到顶尖合伙人,收入差距有多大?
美国NextGen律师考试进行全面测试:考生自带电脑到固定地点答题,考试形式、内容、评分模式大变样
法学院国际生必看:了解清楚签证允许的工作选项是找暑期实习的第一步
“英语”和“时间”,是国外律师资格考试的拦路虎,而不是“英美法律知识”
重磅消息!美国又一地区允许非律师经营律所—税收友好的波多黎各批准律所可由非律师持有
汤森路透《2025 年未来专业人士报告》指出AI战略为法律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带来价值320亿美元的机遇
法学院毕业是进入Biglaw、中小所,还是自己开律所?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法学院毕业是进入Biglaw、中小所,还是自己开律所?这篇文章告诉你答案
Biglaw“无限带薪休假”陷阱,法学院毕业新生别踩坑-行业资讯-海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