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AC 上周发布了一个长达69页的2023年JD 1L学生概况研究报告,这份报告详细介绍了三个问题:2023 年 1L 班级的学生画像、这些学生的院校选择以及影响其最终择校决策的关键因素。
一、2023 1L学生的总体概况
总体而言,2023级JD 1L班级在种族、民族、性别、性取向和社会经济背景等维度呈现出多样化特征。然而,不同法学院在招生过程中因学生身份与背景的差异,显示出多样性分布并不均衡问题,不同院校(尤其是基于选拔性差异的学校)对"多样性"的实践程度存在显著区别。
接下来我们重点关注一下择校数据,因为调查揭示个体对法学院的选择是一项改变人生的重大决策,其影响将贯穿学生作为法学院求学者短期内的生活质量、成长轨迹与学术发展,更将长远塑造其作为法律从业者的职业路径。
二、择校决策核心因素分析
1. 法学院排名
多年来,尤其是近几年,法学院排名始终是热议话题——从部分法学院选择退出《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体系,到学界研究排名如何向学生传递法学院信息,再到排名如何助力法学院吸引优秀申请者。
数据显示60%的1L新生参考了《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排名,但近四分之一(23%)的受访者表示未使用任何排名作为择校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法学院排名对不同群体的重要性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未参考排名的受访者中,Q3和Q4层级法学院的新生约有三分之一未使用排名,而顶尖法学院的新生中近90%参考了排名(见图22)。

2. 法学院声誉
法学院的声誉由八大核心要素共同塑造,包括毕业生就业率、首次律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学院整体声誉、毕业生薪资水平、法学院排名、师资声誉、特定行业就业率(如非营利组织、政府机构、大型律所等)以及不同执业领域的就业分布(如家庭法、刑法、合同法等)。
尽管法律界普遍对排名高度关注,但深入分析这些要素后发现,法学院的声誉远不止于排名本身。
此前数据显示,近四分之一的一年级新生(1L)在择校时未参考任何排名资源。这一现象与受访者反馈一致——法学院的声誉更多由学生个体层面的成果驱动,而非单纯依赖排名。
50%的1L学生认为毕业生就业率对其择校决策至关重要;
40%的1L学生将首次律师考试通过率列为关键考量因素;
38%的1L学生表示学院整体声誉显著影响其入学选择。
在权衡入学决策时,1L学生需综合多重因素,其中就业相关成果与师资力量尤为突出。这一数据表明,法学院声誉的构建更依赖于可量化的学生成就(如就业与考试表现),而非抽象的排名标签。教育质量与职业发展前景正成为新一代法律人才择校的核心逻辑。
约25%的受访者将应届毕业生薪资水平视为核心因素,其重要性接近法学院排名;
师资声誉、毕业生执业领域分布及特定行业就业率对不超过20%的1L学生产生显著影响(见图30)。

3. 成本与财务负担
法学院的高昂成本及毕业生债务水平的攀升已成为持续二十余年的社会议题,近年来受法学院债务负面影响的年轻律师比例持续上升。

教育债务负担深刻影响着年轻律师的个人生活,导致他们推迟或放弃结婚、购房、生育;被迫选择并不理想的法务职位;甚至离开法律行业或完全放弃进入该领域。
此外,教育债务还被证实是引发压力、焦虑、抑郁及愤怒等心理健康问题的直接诱因。因此,超过半数接受调查的1L学生表示,奖学金和就读总成本是他们在决定入学时最重要的财务因素(分别为52%和49%;见图32)。
尽管法律教育的财务考量不仅限于成本,但就读总成本和奖学金可用性仍是所有学生群体在择校时权衡的最关键因素。

4.地理位置
许多准法学生在择校时会考量地理因素。地理因素包括:法学院所在州是否是自己计划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及职业发展的州、是否离家近、是否需要长途搬迁就读、是否位于位于大城市/郊区/中等城市/小城市或农村地区等
总的来说,近40%的学生报告说,去他们计划参加律师资格考试的法学院学习并建立他们的职业生涯是非常重要的(图33)。近30%的学生认为家庭关系非常重要,近四分之一(23%)的人报告说,在决定去哪里注册时,权衡是否必须长途上法学院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5. 学术体验与资源
尽管人们通常根据排名或声誉来评价法学院,但未来的法学院学生在择校时可能更关注学校是否满足其特定的学术兴趣,或是否提供灵活的课程安排以适应半工半读的需求。
学术体验通过两大因素衡量:
学术与师资因素:包括学生感兴趣领域的课程设置、法律实践机会/体验式学习(如法律诊所和实习)、拥有领域内顶尖专家的师资队伍、学生群体的多样性、多样化的课程选择、教师多样性以及班级规模。
项目因素:包括非全日制项目、夜间课程选项以及在线课程设置。
根据1L学生的调查反馈(图34),学术与师资因素中最重要的前三项为:
感兴趣领域的课程设置(43%认为“非常重要”);
法律实践机会/体验式学习(39%);
师资是否为领域内顶尖专家(28%)。

附加因素:
此外,五分之一(20%)的1L学生表示,学生群体多样性对其择校“非常重要”,而若将“重要”与“非常重要”合并统计,这一比例超过半数。约半数学生认为教师多样性和班级规模在其决策中“重要”或“非常重要”,凸显了学生在择校时对日常学习体验的重视。

6. 校园环境与文化
法学院的环境在促进或阻碍1L学生的归属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强烈的归属感与取得学术和职业成功的高可能性密切相关。
如前文所述,学术和师资因素对1L学生很关键,所有受访1L学生普遍表示,他们希望找到一所能够让他们有归属感并获得支持的学校。
所有学校环境与文化相关的因素对超过七成的1L学生非常重要或重要。
约五分之二的1L学生表示,拥有友好、支持性强且包容的同学,以及就读一所允许他们展现真实自我的法学院,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
超过三分之一的1L学生认为,能够接触到乐于提供帮助且体贴的教职员工非常重要。
此外,超过三分之一的1L学生强调,选择一所能提供课堂外所需社交空间的法学院非常关键,尤其是那些拥有活跃的学生兴趣小组和由学生主导组织的学校。

法学院学生参与度调查(LSSSE)主任米拉·迪奥(Meera Deo)表示:“归属感源于人际关系;因此,每一次互动都可能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产生影响。”
因此,当法学院及其他相关方在招生并为被录取者提供入学决策建议时,必须反思哪些人将参与学生的法学院经历,以及学生能在何种文化环境中茁壮成长。
7. 学校支持服务
1L学生在入学决策中权衡了七项学校提供的支持因素,包括职业服务、财务支持服务、学术支持服务、心理健康服务、多样性/公平/包容(DEI)项目与服务、医疗保险覆盖以及残障服务。其中,职业服务是学生报告中最重要的因素。

8. 小节
总体而言,2023届的1L学生在选择就读院校时权衡并平衡了多种因素,这清晰地表明他们多角度的信息消费和决策。
他们的选择并非仅仅基于排名或学校声望。1L受访者强调了法学院经历的多方面重要性,包括如何支付学费、学习内容、可获得的资源支持,以及他们在法律教育旅程中将要互动和建立关系的人。
三、择校观念的变化
1. 新生建议的转向
即使仅经历了约三个月的法学院生活,2023届的1L的学生对“选择就读院校时应重视哪些因素”这一问题已有了新的视角。
现在,1L学生会建议当前申请者更重视法学院的就读成本,而非过度关注学校声誉因素。这一趋势在所有群体中普遍存在,对于就读高挑战性法学院的受访者而言,变化尤为明显。
从当初择校到如今,1L学生反馈显示,就读成本的重要性上升了4个百分点(较择校时增长超20%);法学院声誉的重要性被下调5个百分点(较择校时下降30%);而就业率和律师考试通过率等学生成果指标的重要性则提升了约25%。
虽然成本和声誉在择校决策中曾是最重要的两大因素,但如今成本的重要性持续攀升,而声誉的重要性显著下降。
这些数据变化表明,法学院新生通过入学初期的切身经历,对法律教育的关键要素形成了新的认知——他们更关注教育投入成本与未来职业发展成果之间的价值关联。

2. 顶尖法学院学生的反思
对最终入读前25%高难度法学院(Q1)的学生而言,法学院声誉曾是压倒性的首要考量因素:61%的受访者表示择校时认为其“非常重要”,超过四分之一(27%)甚至将其列为第一优先级因素(图39)。
然而,与其他法学院学生相比,这些顶尖法学院的一年级学生在入学后对声誉重要性的淡化幅度最大(图39)。
如今,仅有19%的顶尖法学院学生会建议申请者将声誉作为择校决策的核心考量,较其择校时的态度下降超30%。

顶尖法学院学生亲身经历后对“声誉光环”的反思最为显著,反映出实际就读体验可能削弱了传统排名对决策的影响力,转而更关注与职业目标直接相关的务实因素。
四、总结与启示
这份报告说明,法学院申请者的择校逻辑正经历转变。传统依赖排名与声誉的决策模式逐渐让位于对成本-收益平衡的务实考量,学生更关注教育投入与职业发展成果的直接关联。
尽管声誉曾被视为首要因素,但实际就读体验促使学生重新评估其优先级,转而重视奖学金覆盖、债务风险及就业数据等可量化指标。就业率与律师考试通过率的重要性提升25%,反映出新生对职业确定性的强烈需求。
建议未来的申请者采取更系统化的择校策略:首先,量化财务负担,结合奖学金政策与贷款偿还计划评估成本;其次,根据目标执业地区反向选择区位匹配的法学院,以利用本地校友资源与就业市场;最后,通过实地参访或在校生访谈,深度考察校园文化是否支持个人身份认同与学术需求。
唯有将职业目标、财务规划与个人价值观相结合,才能在法律教育投资中实现最优回报。

推荐阅读:
LSAT分数在JD招生中的影响力有多大?来看看康奈尔法学院招生主任怎么说
在家考已经让LSAT中位数170+,未来JD申请得卷软实力了
一起来看法学院JD申请的十大优势专业,经济学专业学生LSAT中位数最高!
LSAT分数统计:超过170分的法学院,平均录取率为13.71%,平均学杂费74,281美元
最新消息:ABA同意取消LSAT考试?40%微取消,决定权在法学院!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表明:LSAT培训可以改变大脑微观结构,提高智商
我的美国T14 JD塌房自述:听不懂的课、找不到的实习、留不下的我
提前找好工作再备考LSAT申请JD?来看看这个京城前公务员的留学之路
10月分数显示,取消LG后,LSAT考试变难,陆本和海本中国国际学生分数下滑3分左右
干货分享:LSAT高分学员的 Blind Revie 做题法
不代考、无机经 ,来看2024年9月份海望老师团队学员真实出分
建议收藏!2025Fall191所美国法学院申请截止日期汇总
非法本生如何丝滑读海本LLM?这三所法学院多个法学硕士项目任你选